寮额髙悬太守书,方盘炯炯连三珠。 唐贤正笔久寥落,忽此相遇南海隅。 是寮今虽茅草新,原是东邻寒士居。 士贫更在玉川上,三间破尽四壁无。 我借得之稍营葺,洒扫共费十日余。 竹窗挂处青山入,水色坐照髪与肤。 焚香下帘百念静,虽未得道道不殊。 假道为名亦道者,窃复慕道名岂虚。 风流闲暇两轓朱,笔含墨光能卷舒。 醺酣为我小飞动,到纸先有神鬼扶。 我身漂零秋叶孤,短景日就桑榆枯。 愿凭大刻消百疠,呼吸瘴雾同醍醐。
道者寮成人为书额拟成一诗
译文:
道观的匾额高高悬挂着,那是太守题写的。匾额上的字方正而光彩照人,就像三颗明亮的珠子连在一起。唐代贤人们那种正统精妙的笔法,长久以来都已经少见了,没想到如今在这南海之畔能见到如此佳作。
这座道观如今虽然只是新盖的茅草屋,但它原本是隔壁寒门学子的住处。那学子比玉川子卢仝还要贫困,三间屋子破败不堪,四面墙壁几乎都没了。我把这地方借过来稍微进行了一番修缮,打扫整理前前后后花了十多天。
坐在竹窗边,窗外的青山就好像映入屋内;坐在这儿,水光映照得我的头发和肌肤都仿佛有了光彩。我在屋内焚香,放下帘子,心中各种杂念都安静了下来,虽然我还没有真正领悟到“道”,但感觉离“道”也相差不远了。
以“道”为名的人也算得上是追求“道”的人,我内心敬慕“道”,这名号可不是徒有虚名。太守您风度潇洒,政务闲暇,坐着朱轮车。您笔下墨光闪烁,运笔自如。您带着醉意,为我挥毫泼墨,那笔到纸上,仿佛先有鬼神在一旁相助。
我这一生漂泊无依,就像秋天里孤独的一片落叶,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,就像夕阳渐渐落到桑榆之间,即将枯竭。我希望能凭借您题写的这匾额消除各种疾病,就算呼吸这充满瘴气的雾气,也能如同喝了醍醐一样畅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