谹父出示赵倅木犀诗次韵

黄姑𣃁月种文犀,落向三秋月满时。 岩邑疏封兄弟国,铜缾分派子孙枝。 汉宫明艳涂娇额,仙鼎珍丹散漉篱。 好趁灯花同报喜,黄间金粟正相宜。

译文:

这首诗标题意思是谹父拿出赵倅写的木犀诗,诗人王洋按其韵脚写诗唱和。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: 传说织女(黄姑)在月宫中挖掘土地种下了这美丽如文犀般的木犀花,如今它们在中秋月圆之时纷纷飘落人间。 在这偏僻的城邑里,木犀花就如同被分封的兄弟国家一样各自绽放,它们就像从铜瓶中流散出的水,衍生出众多的子孙枝条。 木犀花如同汉朝宫廷中明艳的女子,用它点缀在美人娇俏的额头;又好似仙鼎中珍贵的丹药,散落在漉篱之上。 正好趁着灯花绽放一同来报喜,那黄色花朵中夹杂着如金粟般的花蕊,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