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大虚以丁求安韵寄两篇次韵

长淮千里拥双旌,揽辔曾闻志已清。 槐市早年先走誉,桥门多士羡蜚声。 山长静默溪长绿,人有豪华物有英。 早趁官闲剩寻赏,它年车骑不单行。

译文:

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,而是一首七言律诗。下面为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: 在那绵延千里的淮河之畔,你手持双旌(象征着官员的身份与权力)赴任一方。我曾听闻你刚一揽起缰绳踏上仕途,就立志要清正为官。 早年你在太学(槐市代指太学)就已声名远扬,当时在桥门求学的众多学子都对你的美名羡慕不已。 如今你所在之处,山峦长久地保持着静谧,溪流常年清澈碧绿。那里的人有着豪迈奢华的气质,万物也透着灵秀英气。 你趁着现在为官相对清闲,多多去寻幽探胜、欣赏美景吧。因为日后你定会更加显贵,出行时车骑众多,不会再孤单单地行走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