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纯房见李叔颖郎中诗因思叔颖聊继其韵赠淳化禅师

衲衣处处逐浮云,法乳何妨长子孙。 室有巾缾留祖意,门无车马露苔痕。 名髙楚泽多新侣,梦入苕溪有旧言。 谁与隐峰居士说,曾参一句是同门。

译文:

这首诗整体较具禅意,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那身着衲衣的僧人,就像那四处漂泊的浮云一般,行踪不定,随缘自在。佛法的精髓就如同甘甜的乳汁,又何妨在世间孕育出众多的修行之人,让佛法得以传承延续。 禅师的禅房里摆放着巾和瓶等物件,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却留存着祖师的禅意与智慧。禅房的门前没有车马往来的喧闹,只有那苔藓爬满地面,留下一道道痕迹,尽显静谧清幽。 这位禅师声名远扬,在楚泽之地有很多新结识的志同道合的修行伙伴。他或许还会在梦中回到苕溪,想起曾经在那里说过的话语。 可又有谁能去和隐峰居士说呢,其实我们都是参透了那一句禅机的同门之人呀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