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谹父再赋鼓字韵诗再赋一篇

头如青山手如雨,十日瓦沟鸣羯鼓。 南城病客偏作愁,鱼游浅釡蛙同渚。 去年曾困夏畦干,巫祝陈牲女师舞。 淮南米贱隔关河,漫道归期久已许。 谁同著力破愁城,愿备前行插飞羽。 那知物理自乘除,原思五秉公西庾。 暑雨祁寒人莫嗟,洁笾涤豆神其吐。 茅簷生意满晴川,方信虀肠能抵虎。

译文:

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: 鼓手的头稳稳地如同青山一般,双手舞动就像雨点般密集,连续十天瓦沟旁都回荡着羯鼓的声响。 南城有个生病的人,偏偏因此更加发愁,感觉自己就像在浅浅的锅里游动的鱼,和青蛙一同困在小水洼里。 去年曾饱受夏天田地干旱之苦,巫师和祝官摆上祭祀的牲畜,女巫们翩翩起舞祈雨。 淮南那边米价便宜,可却被关河阻隔难以获取,空口说着早就答应的归期却难以实现。 谁能和我一起努力攻破这忧愁的城池呢?我愿意像插上飞羽的箭一样冲在前面。 哪里知道事物的道理自有增减变化,就像原思安贫乐道、公西华享受富足。 无论是酷暑暴雨还是严寒天气,人们都不要嗟叹,把祭祀的器具清洗干净,神灵自然会有所回应。 茅草屋檐下生机盎然,一直蔓延到晴朗的河川,这时才相信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也能让人有面对困境的勇气。 需要说明的是,这首诗中涉及一些典故,如“原思五秉公西庾”,原思指原宪,孔子弟子,安贫乐道;公西华指公西赤,孔子弟子,善于交际和理财,生活富足。“虀肠”则代表清苦的生活。在翻译时尽量结合典故的含义让诗句意思通顺连贯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