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雨寄上饶守

东村丛祠闻伐鼓,西村巫家女儿舞。 满城半笑半悲啼,唯有使君心独苦。 使君日日拜土龙,尊彝浄洁笾豆丰。 公厨弥月不御肉,七十行老筋力充。 明明上天采民誉,先使千嶂云朣胧。 知公不肯爱珠玉,非玉非珠只雨粟。 如今万室动歌弦,稳保千箱满穜稑。 不须衮衮谈政理,但持此事献天子。 从来上瑞是丰年,会有徴书封玉玺。 有如不掩造物功,尽付妙手归长空。 长空冥冥不可名,请公便作喜雨亭。

译文:

东村的土地神庙那里传来阵阵伐鼓的声音,西村巫家的女儿正在欢快地舞蹈。满城的人一半在欢笑,一半还带着之前的悲啼,只有太守大人内心独自承受着愁苦。 太守大人天天都去祭拜土龙求雨,祭祀用的酒器干净整洁,盛祭品的笾豆里摆满了丰盛的供品。太守大人在官府的厨房一个月都不吃肉,都七十岁的老人了,却依然精力充沛。 明察一切的上天听取了百姓的呼声,先是让层层山峦间的云朵变得朦胧起来。上天知道太守大人不贪图珠玉,所以降下的不是珠玉,而是像粟米一样珍贵的雨。 如今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歌声和琴弦声,稳稳地保证了那一箱箱的庄稼都能丰收。不需要滔滔不绝地谈论施政的道理,只要把这求雨成功带来丰收这件事呈献给天子就好了。 自古以来,最大的祥瑞就是丰收之年,很快就会有征召的诏书用玉玺封好下达。如果不想埋没上天创造万物的功劳,那就把这一切都交给大自然吧。 那高远深邃的天空难以用言语来形容,请太守大人就建造一座喜雨亭来纪念这场及时雨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