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李希言仙山书事

五年萍梗踪,所向随波流。 请言初起时,皇舆向吴头。 触目多变异,论心鲜朋俦。 愿借谷生笔,惭非奕者秋。 忆昨元年中,紫墟拜松楸。 抢攘逃贼庭,敛退勇自收。 况知踳駮才,岂副英俊求。 摧折纵俯仰,旋澁难调柔。 放意山水间,恐合成穷捜。 人事喜乖误,奔茫赴南州。 每缘身外交,不惬心事幽。 有时尘壤际,独羡沧海舟。 平生欲往愿,梦想从之游。 近者明诏宽,汰核真良谋。 飞集任凫雁,纵遣无半留。 乃得陪髙人,一散百虑忧。 艰难健儿贵,武爵轻公侯。 吾徒合何如,甘分宜相投。 况彼四士者,髙清怀远邱。 雍容秦中吟,激烈塞上讴。 得失有如此,飘零晤良游。

译文:

过去五年,我就像浮萍断梗一样,行踪不定,所到之处都只能随着波浪四处漂流。 要说最初的情况,那时皇帝的车驾驶向了吴地。我所看到的尽是世间的种种变化,和人交心时却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希望能像谷永一样有生花妙笔,可惜我没有像奕秋那样的智慧与才能。 记得建炎元年的时候,我到紫墟去拜祭祖坟。正逢战乱,我在贼寇肆虐的环境中四处奔逃,只能收敛自己的锋芒,把勇敢的一面藏起来。况且我也知道自己才能参差不齐,怎么能符合那些选拔英俊人才的标准呢。即便遭受挫折,我能勉强低头顺应,但很快又会变得倔强,难以做到柔和顺从。 我索性将心意寄托在山水之间,心想或许在这山水中能尽情探寻。可人事总是充满了差错,我又匆忙奔赴到南方。常常因为身外的各种交际,让我无法满足内心深处的追求。有时候身处尘世之中,我唯独羡慕那在沧海中航行的船只。我这一生一直有去那里的愿望,甚至在梦里都跟着那船去游玩。 近来朝廷的诏令放宽了,淘汰筛选人才真是个好办法。就像野鸭和大雁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,全都被释放而没有被扣留。于是我能够陪伴着高雅的人,暂时驱散了心中的各种忧虑。 如今正值艰难时期,那些作战的健儿受到重视,武将的爵位甚至比公侯还容易获得。我们这些文人又该如何呢?似乎只能安守本分,彼此相互慰藉。 何况那四位贤士,他们品格高洁,心怀高远。他们有的吟诵着雍容的秦中诗歌,有的高歌着激烈的塞上战歌。人生的得失就是如此不同,在这漂泊流离之中能与他们相逢同游,真是幸事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