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下一卷书,云自邮籖来。 剥啄惊昼眠,柴门手自开。 上有骊珠光,照耀分尘埃。 读之未尽行,喜焰生寒灰。 黄门白首郎,上疏称乞骸。 帝曰大布衣,锡汝升文阶。 天孙𫓪录秘,论撰须儒魁。 荣名不汝遗,汝往时钦哉。 夕即拜帝命,雪涕何纷漼。 恩许归旧庐,径卧南山斋。 此翁山泽仙,不赋章绶材。 误因文彩露,遂落天网恢。 一游三十年,所得非不谐。 文名动青琐,笔力幽黄能。 左省岂不荣,珠庭重徘徊。 巢父一掉头,百挽终不回。 吾意天地间,清风有根栽。 人心感披拂,达者分条枚。 二疏杨巨源,同上百尺台。 刘翁传其风,苍舒次𬯎敳。 况复祖子孙,此道同胚胎。 前刘脱功名,养气如婴孩。 至今一箭诗,讽咏及陪台。 翁今亦何有,旷达忘悲哀。 清风既不死,缾大无耻罍。 岁晚春物动,吴山发寒梅。 愿翁强赋之,为花吐琼瑰。 床头拂易传,床下鸣新醅。 它时三径边,为翁剪蒿莱。
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
译文:
在郡里的时候,一卷书信,说是从邮签传递而来。
敲门声惊破了我白日的睡眠,我亲自起身去打开柴门。
信笺上的文字如骊龙的宝珠般闪耀,光芒驱散了周围的尘埃。
我还没读完信里的文字,心中的欢喜就如寒灰中生出了火焰。
原来是黄门那个白首的郎官,上疏给皇帝请求告老还乡。
皇帝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平民出身之人,赐予他晋升文职官阶。
天帝掌管的秘录,撰写之事需要儒林中的魁首。
荣耀的名声不会遗漏他,还嘱咐他前往任职要受人钦敬。
他傍晚就拜领了皇帝的命令,感激得涕泪纷纷洒落。
后来皇帝恩准他回归旧居,他便径直隐居到南山的书斋。
这位老先生本是山泽间的仙人,并非醉心于官爵之人。
只因文才显露,才落入了这恢恢天网。
他在官场一待就是三十年,所获得的也并非不顺利。
他的文名震动了朝廷,笔力高超能展现幽微的意趣。
在门下省任职难道不荣耀吗,可他对着朝廷殿堂却重重徘徊。
就像巢父一掉头,百般挽留终究不回头。
我认为天地之间,清风是有根源的。
人心感受到它的吹拂,通达之人能分辨其条理。
汉代的二疏和唐代的杨巨源,一同登上了那百尺高台(喻指荣耀之位)。
刘老先生传承了他们的风范,如同苍舒和𬯎敳(古代贤才)一样。
何况他们还是祖子孙三代,这种淡泊名利的风尚一脉相承。
前代的刘先生摆脱了功名,修养心性如同婴孩般纯真。
至今他的一首诗,还被底层之人讽咏传颂。
刘老先生如今又有什么呢,他旷达得忘却了悲哀。
那清风既然不会消逝,就像大瓶不会以小罍为耻(喻指高洁品质不受外界影响)。
岁末春回万物萌动,吴山的寒梅绽放。
希望老先生能尽情赋诗,为梅花吐出如美玉般的诗句。
他可以在床头拂去《易经》上的灰尘研读,床下新酿的美酒咕咕作响。
将来我会在他隐居的小路旁,为他剪去荒草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