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林翠干因薰烁,池面水平风不落。 天公似亦厌烦溽,开就寒姿洗暄浊。 龙宫想见送来时,靓粧无数褰珠箔。 预愁风日会无情,翠盖欹斜护纤弱。 冰魂玉骨意自远,凡花不是无心学。 神人饮露骨偏清,仙子凌波尘不著。 不随时世事涂抹,徧得月娥怜绰约。 云𫐌隐隐欲降时,寒光清雾都情薄。 勤勤问讯难留滞,欲去徘徊伸素约。 待得秋高风露清,相将归去朝珠阁。 身家元是社中人,宿契非同谢康乐。 更恐群仙苦相问,寄与短章资一噱。
咏白莲花
译文:
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,大片树林里翠绿的枝干都被热得无精打采。池塘里水面平静,风儿也不肯吹落那暑气。
老天爷似乎也厌烦了这闷热潮湿的天气,于是造就了白莲花这般清冷的姿态,来洗净这炎热浑浊的世界。
仿佛能看到这白莲花是从龙宫被送来的,无数打扮得十分美丽的莲花如同撩起珠帘的佳人。
我预先就担心那风雨和烈日会无情地伤害它们,看那荷叶倾斜着,像是在努力保护着柔弱的莲花。
白莲花有着冰清玉洁的神韵和气质,意境悠远,凡间的花朵并非无心学习它,只是难以企及。
它就像饮着露水的神人,骨骼格外清奇;又似在水波上轻盈漫步的仙子,不沾染一丝尘埃。
它不随波逐流,不去迎合世俗,随意涂抹自己的颜色,却因此得到了月中嫦娥的怜爱,赞赏它的柔美多姿。
当云车隐隐约约仿佛要降临的时候,那寒冷的光辉和清幽的雾气都显得那么淡薄。
我殷勤地问候白莲花,可惜它难以长久停留。它想要离去却又徘徊不前,像是在和我许下一个约定。
它说等到秋高气爽、风露清新的时候,要一同回去朝拜那珍珠装饰的楼阁。
它原本就是超凡脱俗的仙客,前世的缘分可不像谢灵运那样浅薄。
我更担心群仙会苦苦询问它凡间的情况,只好写下这首短诗,权当博它们一笑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刘才邵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