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云韬日风摇山,鹘鸼鸣噪飞复还。 黄茅枯木转萧瑟,有虎引子来其间。 一儿尽有食牛气,跑空人立肩侵耳。 一儿就乳方低身,只欲搀前不知跪。 大虎垂头蹲更促,吐舌宛如牛舐犊。 岂知爱子物皆然,但教生狞贪兽肉。 原注退之城南联,句云心贪敌无勍。 从来倚伏理难齐,一朝力尽还悲啼。 攫头衔尾遭熊豹,有眼谁云百步威。 君家画轴虽填委,难似此图有深旨。 欲令观者知观身,不在丹青畦径里。 君不见汉家豪夺聚敛臣,乘时击断屠齐民。 磨牙利吻事膏血,千载想见犹酸辛。 深文厚敛虽同苦,以酷视贪不犹愈。 可怜当路尽豺狼,独使宁成名乳虎。
题仲兄和仲画虎图
译文:
寒冷的云层遮蔽了太阳,狂风摇撼着山峦,鹘鸼鸟鸣叫喧闹,飞了一圈又飞回来。
枯黄的茅草和干枯的树木愈发显得萧瑟,有一只老虎带着幼崽来到了这中间。
其中一只幼虎浑身充满了能吞下牛的气势,它用爪子刨地,像人一样站立起来,肩膀都快碰到耳朵了。
另一只幼虎正低下头去吃奶,只想着往前挤,都不知道要做出恭敬的姿态。
大老虎垂着头,蹲伏的姿势更加紧凑,吐着舌头,就好像牛在舔舐小牛犊一样。
谁能不知道爱护子女是万物共有的天性呢,只是这老虎生性凶残,只知道贪婪地捕食野兽的肉。
韩愈《城南联句》里说“心贪敌无勍”。
从古至今,福祸相依的道理很难说得清楚,一旦力气耗尽就只能悲啼。
老虎在攫取猎物、衔着头尾的时候,也可能会遭遇熊和豹的攻击,谁说老虎有百步威风,到那时也不管用了。
你家收藏的画轴虽然堆积如山,但很难有像这幅图这样有深刻寓意的。
这是想让观看的人通过这幅画审视自身,而不是只关注画面的技巧。
你难道没看到汉朝那些靠豪夺和聚敛财富的大臣吗?他们趁着时机专权断事,残害百姓。
他们磨尖牙齿,张着利嘴,吸食百姓的膏血,即使过了千年,一想到这些还是让人觉得心酸。
那些用苛刻条文加重赋税的行为虽然同样让百姓痛苦,但相比贪婪的行为,用严酷手段对待百姓难道还不算好一点吗?
可怜那些当权者全都是豺狼一样的恶人,却只有宁成被称作“乳虎”(相对来说没那么恶)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刘才邵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