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吾彦逸

山上龙泓标水府,方欲往游逢雨阻。 多谢山人会人意,约束群仙住朝雨。 游氛洗尽天宇空,山色湖光相媚妩。 就龙觅水酌清耳,雪山醍醐异凡乳。 是中冷煖已自知,岂更将心求佛祖。 流连清境不知晚,归来已踏冬冬鼓。 年兄笑我太清生,旋扫风轩置樽俎。 欲将歌管聊相温,为出红粧唱金缕。 不信人言竹胜丝,昵昵朱弦将手语。 更长语笑益諠哗,快饮不劳觞插羽。 因思同榜七百人,翠琰镂名藏梵宇。 迩来知有几人在,相遇百中无四五。 与君是时俱少年,快马轻衫冒尘土。 岂知重上君子堂,岁月惊人不堪数。 相看斑鬓点秋霜,况复中间多龃龉。 但余契义敌杉松,青青不受冰霜侮。 自怜忧患落穷山,册府不应重接武。 流离更觉主恩厚,独惭未有涓埃补。 因君感激歌此诗,满酌玉巵须对举。

译文:

山上有龙泓被标注为水神的府邸,我正打算前往游览,却被大雨阻挡了脚步。 十分感谢山中的隐者能体谅我的心意,仿佛约束了群仙停住了这清晨的雨。 游动的雾气被洗净,天空一片空明,山色和湖光相互映衬,妩媚动人。 我到龙泓边取水来清润耳朵,这水如同雪山的醍醐,和普通的乳汁截然不同。 其中的冷暖我自己已然知晓,哪里还用得着再去求佛祖来明悟。 我在这清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,不知不觉天色已晚,归来时已经能听到冬冬的鼓声。 年兄笑着说我太过清逸,赶忙打扫起有风声的轩室,摆上了酒食。 想用歌舞来让气氛更温暖些,还让红颜歌女出来演唱《金缕曲》。 我原本不信有人说的竹乐比丝乐还好,可那朱弦发出的声音亲昵婉转,就像在与人用手势交流。 夜渐深,我们的谈笑更加喧闹,畅快饮酒也无需用羽觞来催促。 我由此想起当年同榜的七百人,他们的名字都刻在翠绿的石碑上,藏在梵宇之中。 到如今也不知道还有几人在世,相遇的话一百个人里都找不出四五个。 当年和你一同年少,骑着快马,穿着轻衫,奔波在尘土之中。 哪里能想到如今又来到你的厅堂,岁月流逝得让人吃惊,细数起来真让人感慨。 彼此相看,鬓发斑白如秋霜,更何况这中间还经历了许多波折。 但我们的情谊就像杉松一样坚定,青青翠翠,不被冰霜欺侮。 我自怜饱经忧患,流落到这穷山僻壤,恐怕再也无法在朝廷的藏书之地任职了。 经历流离后更觉得君主的恩情深厚,只是惭愧自己没有做出丝毫的贡献。 因为你的缘故,我心怀感激写下这首诗,咱们满饮这玉杯,一定要一起举杯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才邵
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