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均志与日争光,收拾香草供篇章。 高冠奇服事修洁,辛夷为楣药为房。 滋兰九畹多不厌,似更有意怜幽香。 当时楚俗宝萧艾,谁知纫佩芙蓉裳。 高情如兄能有几,封植灵根当砌傍。 芝英玉树宜相映,清芬宛转随风长。 结根得所异晚菊,不向篱边混众芳。 早晚知音垂采摘,玉盘霞绮升中堂。
题从兄和仲国香轩
译文:
屈原的志向能与日月争辉,他收集各种香草来写入自己的篇章。他戴着高高的帽子、穿着奇异的服饰,注重自身的美好高洁,用辛夷木做门楣,用白芷等香草装饰房屋。
他种植了很多的兰花也从不嫌多,似乎更对那清幽的香气怀有怜惜之意。可在当时楚国的世俗风气里,人们把萧艾当作宝贝,又有谁能理解屈原佩戴着芙蓉做成的衣裳、身系香草的情怀呢。
像兄长你这样高洁情怀的人能有几个啊,你在台阶旁栽种这些具有灵气的香草。这些香草与灵芝的花朵、玉树相互映衬,清新的芬芳随着微风悠悠飘散。
这些香草扎根在合适的地方,和晚菊不同,它不会在篱笆边与众多普通的花卉混在一起。不久之后,遇到知音来采摘,它们就会像玉盘和云霞般绮丽的珍宝一样被摆放在厅堂之上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刘才邵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