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苦雨

鸣鸠逐妇蚁移窠,众山戴帽垂云幕。 雨从中夜猛如倾,春晚东风真作恶。 竹响偏能䀨睡余,晓寒无奈侵衣薄。 可惜残花飞欲尽,赖有苍苔衬初落。 瓦沟散水作疏帘,虫网缀珠挂璎珞。 波穿石罅泛泷泷,烟接水光低漠漠。 秧抽翠毯竞穿泥,蚕恋迟眠未登箔。 求桑操耒田家急,久雨欲晴人意各。 稍见天边岚翠收,已觉林间鸟声乐。 心怀莫悦厌蒸湿,眼界方期便开拓。 但得高风恣性吹,不怕归云无处著。 明朝准拟看溪山,已办瘦笻与芒𪨗。

译文:

布谷鸟啼叫着追逐雌鸟,蚂蚁忙着迁移巢穴,连绵的山峦仿佛戴上了帽子,低垂的乌云如幕布一般笼罩着。 半夜时分,雨猛然倾盆而下,暮春时节的东风啊,实在是肆意张狂、为非作歹。 竹子在风雨中沙沙作响,偏偏把我从睡梦中惊醒,清晨的寒气袭人,无奈我衣衫单薄。 可惜那残花快要飘零殆尽了,还好有那苍绿的苔藓衬托着刚刚落下的花瓣。 瓦沟里流淌的雨水像稀疏的帘子,蛛网上缀着水珠,如同挂着的璎珞。 水流穿过石头的缝隙,发出潺潺的声响,烟雾与水光相接,显得低沉而迷茫。 稻田里的秧苗像翠绿的毯子,竞相从泥中钻出,蚕儿贪恋着晚眠,还未爬上蚕箔。 农户们急切地采摘桑叶、手持农具劳作,这久雨不晴的天气,大家盼晴的心思各不相同。 渐渐看到天边山峦的翠色开始消散,已经能感觉到林间鸟儿欢快的歌声。 我心中烦闷,厌恶这闷热潮湿的天气,只盼着眼界能尽快开阔起来。 只希望那强劲的风尽情地吹,不怕那归云无处停留。 明天我打算去观赏溪山美景,已经准备好了瘦竹拐杖和草鞋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才邵
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