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落光摇霜海空,边烽飞入甘泉宫。 天家下诏发精锐,健马腾骧冲朔风。 羽书四出如飞电,路指萧关旗影转。 壮士争酬未报恩,青楼泪脸空垂线。 匣中剑作饥龙鸣,流星正坠单于营。 将军玉帐晓初起,卧看边风吹汉旌。
塞下曲二首 其一
译文:
在寒霜笼罩、空旷寂寥的北方天空中,象征着战争的北落师门星光芒闪烁。边关的烽火迅速传递,一直传到了皇帝居住的甘泉宫,警报声打破了宫廷的宁静。
天子下达诏书,派遣精锐的军队去抵御外敌。健壮的战马昂首奔腾,迎着凛冽的北风,马蹄声仿佛奏响了出征的战歌。
紧急的军事文书像飞电一样向四面八方传递,军队的行军路线指向萧关,一路上旗帜随着队伍的移动而不断转动,场面十分壮观。
英勇的壮士们都争着去报答还未报完的皇恩,纷纷奔赴战场。而他们留在后方青楼中的妻子、家人们,只能泪流满面,泪水如线般空自垂下,满心担忧却又无可奈何。
放在剑匣中的宝剑仿佛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,发出如同饥饿的蛟龙般的鸣叫,似乎在渴望着杀敌立功。此时,一颗流星正坠落在单于的营帐之上,这仿佛是胜利的预兆。
第二天清晨,将军在华丽的营帐中刚刚起身,悠闲地躺着看着边关的风轻轻吹动汉朝的军旗,仿佛已经预示着这场战争必将取得胜利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刘才邵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