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竞秀亭

远水恨微茫,近山露岩壑。 是中有佳处,远近理自各。 危亭枕江干,江外群峰泊。 森然青玉圭,穿空势如削。 沙湍与松籁,逼耳笙磬作。 勿言山宜远,近亦殊不恶。 云烟半有无,月雾带清薄。 凝岚与空翠,不受晓雨濯。 是时崖窽藏,秀气森盘礴。 方知寸碧岑,信美恐难博。 主人喜宾至,宴豆日参错。 况有贤弟兄,超然解禅缚。 拄笏望西山,心境两脱略。 想当觞咏时,险语恣嘲谑。 何当游其间,时听穿林雹。

译文:

远处的江水让人遗憾它看上去那么渺茫,而近处的山峦则清晰地展露着岩崖沟壑。 这其中自然有美好的地方,远和近所呈现的景致本就各有特点。 那座高高的亭子依傍着江岸,江的另一边,一群山峰仿佛停泊在那里。 它们像排列整齐的青玉圭,直插天空,山势陡峭得如同被刀削过一般。 沙滩上湍急的水流声和松间的风声,在耳边交织,就好像笙磬演奏出的美妙音乐。 不要说山峦适宜远观,近看其实也很不错。 山间的云烟若有若无,月色和雾气带着清幽淡薄的气息。 凝聚的山岚和空灵的翠绿,仿佛连清晨的雨都无法洗净它们的纯净。 此时,山崖的洞穴里似乎隐藏着一股灵秀之气,蓬勃而厚重。 这才知道,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片青山,它的美也实在难以用言语来衡量。 亭子的主人很高兴宾客到来,每天都摆满了丰盛的酒宴。 何况还有贤能的兄弟相伴,他们超脱自在,解开了禅理的束缚。 他们手持笏板眺望西山,心境都变得超脱旷达。 可以想象,当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吟诗的时候,那些奇险的诗句里还带着肆意的嘲谑之语。 真希望我能有机会到这山间游览,时常聆听那如同穿过树林的冰雹般清脆的声响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才邵
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