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张宝文赠王自然

成山对三山,残夜动海色。 英灵钟此翁,倜傥旧无敌。 高标驾空濶,劲气摧剑戟。 危言髪冲冠,忧国泪横臆。 当随赴陇书,聊挂游山屐。 从容冕旒前,指摘治乱实。 况闻群策用,伫待妖氛息。 名与年俱高,机会不容失。

译文:

在这成山正对着三山的地方,残夜时分大海的景色都开始有了变化。 这世间的英灵之气都汇聚到了王自然老先生身上,他风度潇洒、卓异不凡,往昔就没有能与之匹敌之人。 他有着高尚的品格,如在广阔天空中翱翔一般超凡脱俗;他刚正的气概,足以摧折敌人的剑戟。 他正义直言,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帽子;忧念国家时,泪水纵横打湿胸膛。 他应当随着奔赴陇地的文书一同前往,暂且放下游山的木屐去投身事务。 他能够在皇帝面前从容不迫地陈述,准确地指出国家治理中安定与混乱的实际情况。 况且听说如今各种好的策略都得以施行,我们正可期待那如妖邪般的敌寇之气早日平息。 他声名与年岁都已很高,这样施展才能的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刘才邵

刘才邵(一○八六~一一五七),字美中,自号檆溪居士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徽宗大观三年(一一○九),上舍释褐,时年二十四,调赣、汝二州教授,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。宣和二年(一一二○),中宏词科,迁司农寺丞。钦宗靖康元年(一一二六),迁校书郎。高宗即位,乞养亲闲居十年。以御史中丞廖刚荐,为秘书丞,迁吏部员外郎、典侍右选事。绍兴十一年(一一四一),迁军器监丞。十四年,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,兼权直学士院(《宋会要辑稿》职官七○之二八)。以忤秦桧,出知漳州,官满奉祠。二十五年桧卒,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,寻权吏部尚书。以疾请祠,卒年七十二。有《檆溪居士集》二十二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,其中诗三卷。事见宋周必大《檆溪居士集序》,《宋史》卷四二二有传。 刘才邵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,校以《永乐大典》残本所存诗。新辑得集外断句,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