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

旅泊多年岁,这去不知回。 忽逢门外客,道发故乡来。 敛眉俱握手,破涕共衔杯。 殷勤访朋旧,屈曲问童孩。 衰宗多弟侄,若个赏池台。 旧园今在否,新树也应栽。 柳行疏密布,茅斋宽窄裁。 经移何处竹,别种几株梅。 渠当无绝水,石计总生苔。 院果谁先熟,林花那复开。 羁心祇欲问,为报不须猜。 行当驱下泽,去剪故园莱。

译文:

我在外漂泊旅居已经很多年了,这次离开故乡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。 忽然间,在门外遇到了一位客人,他说自己是从故乡来的。 我眉头紧锁着与他握起手来,忍住悲伤的泪水,和他一起举杯畅饮。 我满怀关切地询问故乡亲朋好友的情况,仔仔细细地打听家中孩童们的消息。 我那家族虽然衰落但还有不少弟侄,不知道如今是谁在欣赏故乡的池台胜景? 过去的家园如今还在吗?想必也新栽了不少树木吧。 当年的柳树,它们排列是稀疏还是紧密呢?那茅草屋宽窄可有改变? 曾经移栽的竹子,如今移到了哪里?又另外种了几株梅花呢? 那水渠里应该不会断水吧,石头上想来也都长满青苔了。 院子里的果子,哪个会先成熟?树林里的花,还会不会再开放? 我这羁旅在外的游子满心都是想问的问题,你尽管如实相告,不必有什么顾虑。 我很快就要驾着车回到故乡,去铲除故园里的杂草。
关于作者
宋代王阗

王阗(?~一一四六),字无功,明州慈溪(今浙江慈溪东南)人。早年曾举进士上第,弃而学佛,修净士宗。高宗绍兴十六年卒。有《净士自信录》。事见《宋诗拾遗》卷一六、台湾僧明复《中国佛学人名大辞典》(《佛学人名辞典》未出所据,无从查核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