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上见梅

晴溪涨渌如阴苔,晴山插影相低回。 画船叠鼓顺流下,波光浩荡征帆开。 滩萦岸缭柂牙转,水石相激如奔雷。 须臾已复过绝壁,归路渐近严陵台。 山重溪复境弥迥,暗香忽自空中来。 日斜正见丛棘外,炯炯疏片飘寒梅。 槎牙一种独愁绝,含情不语明岩隈。 凌波疑是水仙出,缟衣素质行徘徊。 下窥清浅一笑粲,坐使凡卉俱尘埃。 山谷之儒已臞甚,龟肠鹤骨世所咍。 相逢顿觉百忧释,不嫁春风谁与媒。 舟行易远空回首,角声吹梦心悠哉。

译文:

晴朗的溪水涨满了清澈碧绿的水,像是染上了一层青苔。晴朗的山峦倒映在溪水中,仿佛在相互低回留恋。 装饰华美的游船,敲着叠鼓,顺着水流向下游驶去,波光浩渺,远行的船帆也张开了。 溪流曲折,河岸环绕,船舵转动,水和石头相互撞击,发出如同奔雷般的声响。 不一会儿,船就已经经过了陡峭的绝壁,回程的路渐渐靠近严陵台。 山峦重叠,溪水曲折,境界越发深远。忽然,一阵暗香从空中飘来。 太阳西斜的时候,正好看见在丛生的荆棘外面,几枝稀疏的梅花在寒冷中闪耀着光芒。 那枝干纵横交错的梅花,独自带着一种让人愁绝的韵味,含情脉脉地沉默着,在山岩的角落显得格外明艳。 它就好像凌波而来的水仙仙子,穿着洁白的衣裳,身姿素雅,在溪边徘徊。 它低头看着清澈的溪水,微微一笑,顿时让世间平凡的花卉都显得如同尘埃一般。 我这个隐居山谷的读书人,已经消瘦得很厉害了,肠胃如龟、骨骼如鹤,被世人所嘲笑。 但与这寒梅相逢,顿时觉得心中的百般忧愁都消散了。这梅花不与春风中的百花争艳,又有谁来为它做媒呢? 船行得容易远去,我只能空自回首。号角声仿佛吹入了我的梦境,让我的心变得悠悠然。
关于作者
宋代沈与求

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