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宿千秋岭下田家

阴壑来悲风,薄莫吹急雨。 冥冥揽寒色,咫尺暗山路。 茅簷两三家,曲涧萦竹坞。 停车且问讯,欲止此何许。 老翁行步弱,扶杖倚门户。 问我官何忙,野宿今无所。 向夜号狐狸,深林啸豺虎。 甘心在择肉,闯首辄凭怒。 驾言往何之,一榻翁敢拒。 延我傍中堂,慇懃慰良苦。 解衣土锉旁,支枕憩行旅。 昏然饱安眼,境寂绝猜怖。 鸡声报明发,征车犯寒去。 呼灯别老翁,鼻息方栩栩。

译文:

傍晚时分,阴森的山谷中吹来悲凉的风,紧接着狂风裹挟着急雨扑面而来。 天色迅速暗下来,四周弥漫着寒冷的色调,眼前不过咫尺的山路都变得一片昏暗。 在这昏暗之中,能看到两三户人家的茅屋,弯曲的山涧萦绕着种满竹子的山坞。 我停下车子,向这户人家打听情况,想着今晚能不能在此借宿,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。 一位老翁脚步蹒跚、身体虚弱,拄着拐杖倚靠在门旁。 他问我当官的怎么如此忙碌,还说这荒郊野外如今可没什么安全的地方可以过夜。 他告诉我,到了夜里狐狸会嚎叫,深林里豺狼老虎会呼啸。 这些野兽一心只想挑选肥美的猎物,动不动就会发怒伤人。 他还问我打算前往何处,并且表示愿意留我住下,说他怎么敢拒绝我借住一榻。 随后,他把我邀请到中堂旁边,殷勤地安慰我旅途辛苦。 我解开衣服,在烧火的土灶旁,靠着枕头好好休息了一番,像在外奔波的旅人终于找到了栖息之所。 我昏沉沉地睡了个好觉,周围环境寂静,我心中也没有了丝毫的猜疑和恐惧。 公鸡打鸣报晓,我要继续赶我的行程了,冒着寒冷坐上征车出发。 我呼喊着让人点灯,去和老翁告别,却发现他正鼾声如雷、睡得香甜。
关于作者
宋代沈与求

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