爽襟亭

西冈独上每春容,天接危亭四面风。 万室鳞鳞归眼底,一峰岌岌倚云中。 地灵人胜风流古,石秀山回气象雄。 曳杖频来无别意,喜观禾麦又年丰。

译文:

我常常独自悠然地登上西边的山冈,那高耸的爽襟亭与天际相接,四面的清风扑面而来,让人心旷神怡。 站在亭上向下望去,千家万户就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,尽收眼底;远处有一座山峰高耸险峻,仿佛倚靠在白云之中。 这片土地钟灵毓秀,人才辈出,有着古老而风流的传统;石头奇秀,山峦回环,整体呈现出雄伟的气象。 我拄着拐杖频繁来到这里并没有别的心思,只是满心欢喜地看着那田间的禾苗和麦子,又预示着一年的丰收景象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