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其一

虚亭突兀枕崇冈,玉宇无风秋自凉。 地濶群山争逶迤,天低远树立微茫。 阴晴易辨云霞色,晓夕常吞日月光。 我亦清心官事省,葛巾藜杖得徜徉。

译文:

一座空荡荡的亭子高高地矗立在那高大的山冈之上,即便亭中没有风,秋日的凉意也自然袭来。 这里地势开阔,周围的群山相互争着蜿蜒起伏、连绵不绝;天空仿佛很低,远处的树木在视野中显得隐隐约约、模糊不清。 在这亭子中,天气是阴是晴很容易从云霞的颜色分辨出来;清晨和傍晚时分,亭子似乎能将日月的光辉都收纳其中。 我也内心清净,公务也不繁杂,戴着葛布头巾,拄着藜杖,能够自由自在地在这里漫步游玩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