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其九

世道交相丧,从谁见典型。 圣贤虽泯没,简籍尚丁宁。 学欲追三代,心终醉六经。 如何资发冢,陂麦咏青青。

译文:

如今这世道啊,人们彼此之间丧失了道义和善良的本心,我能从谁的身上去看到值得效仿的典范呢? 古代的圣贤们虽然都已经逝去不在人间了,但他们留下的典籍还在不断地告诫、指引着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。 我想要学习和追求夏、商、周三代时期的那种良好风气和道德规范,内心始终沉醉在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这六部经典之中。 可为什么会有人像那发人坟墓的恶人一样(违背圣贤教导),在田野的麦地里吟唱着诗句(表面文雅,实际却行为不端)呢?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