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经杲杲日翔空,元与后学开愚蒙。 著述成书不得已,令人诵习知吾宗。 辞文旨远非外至,一一流出自胸中。 如木有根水有源,敷荣浸渍乃无穷。 此道含灵悉具足,圣人庸人心本同。 如何异见立仁智,百辙千歧碍不同。 寻枝逐派遂忘返,痴儿失路迷西东。 岂无达者为拈出,抉剔众瞽刳群聋。 史侯名堂深意在,眼悬明镜磨青铜。 欲将妙义示当世,岂独用训垂髫童。 我初闻之喜击节,心心相照密冲融。 作诗粉饰虽赘语,要令万古还淳风。
题史元量芳润堂
译文:
神圣经典如同明亮的太阳在天空中翱翔,它原本就是为了给后世学者开启愚钝、启蒙智慧。
古代圣贤著书立说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,是为了让人们诵读学习从而知晓我们的学派宗旨。
经典的文辞含义深远,并非外在强加的,每一处都是从作者的内心中自然流淌出来。
就像树木有根、水有源头一样,经典的繁荣和对人的滋养是无穷无尽的。
这种真理在所有有灵性的人身上都本就具备,圣人和平庸之人的本心其实是相同的。
为何会有不同的见解,区分出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呢,那成百上千的分歧阻碍了人们对真理的共同认知。
人们追逐细枝末节、支流旁派而忘记返回根本,就像痴傻的孩子迷失了道路,分不清东西方向。
难道就没有通达之人把真理揭示出来吗?他们能拨开众人眼前的迷雾,唤醒众人的聋聩。
史侯给堂室取名“芳润堂”深意就在这里,他就像高悬着磨得光亮的青铜明镜。
他想要把经典的精妙义理展示给当世之人,哪里只是用来教导年幼的孩童呢。
我刚开始听到这件事时高兴得拍手称快,我们的心意相互映照,紧密而融洽。
我写诗来加以阐述虽然像是多余的话,但也是希望能让万古的社会风气回归淳朴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