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元守中秋月夜韵

曩为痴儿未识月,夜明唤作山阴雪。 翻笑老人立其下,皓彩亭亭映华发。 晦朔弦朢总不知,三五那能问盈缺。 有时暮宿招提境,插天不爱金银塔。 壮年观览稍好奇,眼看绝景一何稀。 中秋玩月定忘寝,往往连夕追轻肥。 欢呼共吸杯中影,旋瞻宝镜天边飞。 欲速嫦娥下霄汉,论心执手与同归。 老来爱身如爱国,暑气蕴隆惊吏酷。 况当夔子瘴疠地,白露漙空尚蒸溽。 可怜今宵月色凉,灔灔寒光满坑谷。 不论贵贱及富贫,茅屋朱门皆变玉。 我亦乘兴上层台,但无佳客同尊罍。 坐久归来略假寐,床前见月枕还推。 不知此夜为谁好,一曲长歌动九垓。 人生穷达何足算,但把余龄付酒杯。

译文:

从前我还是个懵懂小孩,不认识月亮,把夜晚明亮的月光误当成山阴的积雪。还反过来嘲笑老人站在月光之下,洁白的月光映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。那时候我对月亮的晦朔弦望变化一无所知,更不懂得去探究每月十五月亮的盈缺情况。 有时候我夜晚借宿在寺院里,对那高耸入云的金银佛塔毫无兴趣。到了壮年,我对游览观赏渐渐有了好奇心,却发现能看到的绝美景色实在太少。每到中秋赏月,我一定会兴奋得忘记睡觉,常常接连几个晚上追逐着那些富贵之人一同游玩。我们欢呼着一起饮下杯中倒映的月影,随即抬头看着那如宝镜般的月亮在天边飞悬。我恨不得让嫦娥仙子从天上下来,能和她倾心交谈、携手同归。 如今老了,我爱惜自己的身体就像爱国一样。暑热之气浓郁,就像酷吏般让人惊心。更何况我身处夔子这个有瘴疠之气的地方,白露挂满天空,天气依然闷热潮湿。 可叹啊,今晚的月色如此清凉,那波光粼粼的寒光铺满了山谷。不论贵贱贫富,茅屋和朱门都被月光染成了玉色。我也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台,只是没有佳客与我一同举杯畅饮。坐了很久后我回来稍稍打个盹,看到床前的月光,又把枕头推开。 不知道这一夜的月色是为谁而如此美好,我放声唱出一曲长歌,声音响彻九天。人生的穷困与显达又哪里值得去计较呢,不如把剩下的岁月都交给酒杯吧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