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元绘挽词

国家有祸源,王氏变新法。 元祐壅其流,旧防无敢越。 逮至崇宁初,阴霾蔽日月。 溃彼千仞堤,横波不可遏。 求言奸臣计,正欲穽豪杰。 君时亦抗章,痛哭深论列。 禁锢二十秋,著书忧愈切。 缅观前日事,一一符君说。 朝廷思大用,铜虎初旌别。 使者复何心,吹毛听媒孽。 皇天不慭遗,山梁遽摧折。 七十五年间,飞电才一瞥。 残编溢巾箱,光焰星斗揭。 后人何酋酋,端不坠风烈。

译文:

国家存在着祸乱的根源,那就是王安石推行变法,改变了旧有的法度。元祐年间试图堵塞这祸乱之流,遵循旧有的制度,无人敢轻易逾越。 到了崇宁初年,黑暗的阴霾遮蔽了日月。就如同那千仞高的堤坝被冲垮,泛滥的洪水汹涌不可遏制。 奸臣们提出征求直言的计策,实际上是想要陷害那些豪杰之士。您当时也毅然上书直言,痛心疾首地深刻论述时政。 因此您被禁锢了二十年,即便在著书立说的时候,心中的忧虑也愈发深切。回首往昔的那些事情,无一不与您当初所说的相符合。 朝廷本打算重用您,刚刚赐予您铜虎符以表彰和任用。可那些使者心怀叵测,吹毛求疵,听信小人的诬陷之词。 可惜上天不肯留下您,您就像山梁崩塌一样骤然离世。七十五年的人生,就像闪电一晃而过。 您留下的残篇书稿装满了巾箱,它们的光辉就像星斗般耀眼。希望后人能够勤勉努力,不要让您的风范和功业衰落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