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宫宇文朝议挽辞

忆昔我弱冠,辟廱尾群英。 公时少二岁,籍注国子生。 同舍气味同,异姓而弟兄。 厥后公筮仕,我亦猎科名。 参辰不相比,邈焉笑语并。 云溪既卜筑,来往数逢迎。 玄谭入理窟,淡交遗世情。 邑人敬二老,可为来者程。 顷年我出使,公言勉一行。 偻指解辔归,请当踵前盟。 山颓梁木壊,闻讣恍以惊。 迹公生平事,表里皆纯诚。 居家简以肃,从官廉而平。 应酬心地虚,不见喜愠萌。 处顺悠然去,了无丝发惊。 迺知学道力,坚刚老益明。 天报良未已,诸孙何铮铮。 回首丹旌路,风悲涕泪横。

译文:

回忆往昔,我二十岁的时候,进入太学追随众多杰出的学子。那时您比我小两岁,也是国子监的学生。我们住在同一宿舍,志趣相投,虽不同姓却胜似亲兄弟。 后来您开始踏上仕途,我也科举中第获取了功名。我们就像参星和辰星一样,此出彼没,难以相聚,很少能在一起谈笑。您在云溪选定地方建造居所后,我们之间便有了多次的往来迎送。我们一起深入地探讨玄理,直达精微之处,我们的交往平淡真挚,超脱了世俗的情感。乡里人都敬重我们这两位老者,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后来人的楷模。 前些年我奉命出使,您还勉励我前去。您屈指计算着我解下缰绳归来的日子,说等我回来要继续我们之前的情谊。然而如今山塌了,栋梁折断了,我听到您去世的消息,恍然间十分震惊。 回顾您一生的事迹,内外都纯粹真诚。您在家中生活简朴且严肃持家,做官时廉洁公正。与人交往内心空明,看不到您有欢喜或恼怒的表现。您顺应自然地安然离世,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恐。由此可知您学道的功夫之深,这种坚忍刚强的品质到年老时更加彰显。 上天对您的回报还没有结束,您的孙辈们个个出众。我回首望着您灵柩前行的道路,风声悲切,我的泪水纵横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