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中读易

圣人阐性命,易书所自作。 要令末世士,悟取先天学。 俗儒何纷纷,私意妄穿凿。 或被阴阳拘,或遭象数缚。 执一以为真,盲夫妄扪摸。 我尝皆过眼,去道转辽邈。 粤从探释氏,奥处窥其略。 返照日月久,豁然生妙觉。 八卦未画初,玄门启关钥。 向来百家言,尽把束高阁。

译文:

古代的圣人深入探究人的本性与天命,《易经》这部书就是他们所创作的。 其目的是让后世的读书人,能够领悟那先于天地存在的学问真谛。 可那些世俗的儒生真是杂乱纷扰,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随意地对《易经》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。 有的被阴阳学说所限制,有的被象数之理所束缚。 只抓住一点就认为是真理,就像盲人胡乱地摸索事物一样。 我曾经把他们的观点都看了一遍,却发现离真正的“道”越来越远。 自从我开始探究佛教的教义,在其深奥之处略微窥探到了一些要义。 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反省与思考,突然之间产生了奇妙的觉悟。 在八卦还未被画出的最初状态,那玄妙的大门就已经开启了关键的锁钥。 从前百家关于《易经》的种种言论,现在我都可以把它们统统束之高阁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