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目

开眼万象生,阖眼万象灭。 生灭本无体,人心妄分别。 我初病眸子,散漫空花发。 视物都蒙蒙,浮云翳秋月。 谒告旋掩关,十日人事绝。 密室宴坐余,神光潜洞达。 俄于冥冥中,了然得朗彻。 以兹悟色性,六根成解脱。 缅思浊世人,逐见互攘夺。 外为物所障,两眼暗添屑。 岂知有良医,利重金篦刮。 作诗示盲俗,听此还丹诀。

译文:

睁开眼睛,世间万象纷然呈现;闭上眼睛,这些景象就仿佛都消失不见。实际上,事物的生灭本就没有固定的实体,只是人心在胡乱地进行区分罢了。 起初我眼睛生病了,眼前杂乱地出现虚幻的光影,就像空花绽放。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,就好像浮云遮蔽了秋天的月亮。 我向上级请假后回到家中,关上房门,整整十天不与外界人事往来。在安静的密室里静坐之余,内心的精神之光悄然穿透一切,豁然开朗。 不久之后,在这幽深寂静之中,我突然清晰透彻地领悟到了某种真谛。由此我领悟到了事物的本性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根也都得到了解脱。 我不禁深深思索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,他们追逐着眼前的种种景象,彼此之间互相争斗、抢夺。他们被外界的事物所蒙蔽,双眼就像添了灰尘一样昏暗。 他们哪里知道这世上有高明的医生,就如同能用珍贵的金篦刮去眼翳一样,帮他们去除心灵的蒙蔽。我写下这首诗来警示那些愚昧的世人,希望他们能听听这如同还丹妙诀般的道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