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光亭

竹里徜徉了,花开也一过。 桃杏东风浅,海棠春意多。 华丽岂不好,达人要同和。 青青与红红,相去能几何。 况兹十二法,净秽本同科。 而彼世间愚,妄想分臼窠。 我昔早闻道,随流挹其波。 照镜腼功业,素髪从蹉跎。 林下既逍遥,尘中亦婆娑。 不妨唤天女,来伴老维摩。

译文:

在竹林间漫步游赏结束,花开之事也不过是转瞬即逝。 桃花杏花在轻柔的东风里绽放,而海棠花则更尽显春意。 华丽的景象难道不好吗?但通达之人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共处。 青色与红色,本质上又有多大的差别呢? 更何况这世间的种种法则,洁净与污秽本就同属一类。 而那些世间愚昧之人,却妄想区分出不同的窠臼。 我早年就已领悟了道的真谛,随波逐流顺应自然。 对着镜子,惭愧自己没有什么功业,白发徒然地见证着岁月的虚度。 在山林间能够逍遥自在,在尘世中也能自得其乐。 不妨召唤天女,来陪伴我这如老维摩诘般的人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