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 其二

植物禀清气,天与寒筠独。 陆离草树间,贵贱分珉玉。 王孙爱夭红,采蘂动盈掬。 如何檀栾姿,睥睨少青目。 物色变炎凉,永守霜中绿。 岂无哕哕音,律吕谐金木。 世无伶伦耳,风云驻幽谷。 七贤何苦来,契约元有宿。

译文:

植物都禀受着天地间的清灵之气,而老天唯独赋予了寒竹独特的品性。 在那参差不齐的草树当中,它们的高低贵贱就如同珉石和美玉一样分明。 那些贵族子弟喜爱娇艳的红花,采摘花蕊常常满把满把地拿。 可为什么对于那秀美的竹子的姿态,却只是轻蔑地斜视,很少有人对它青睐有加。 四季更替,时冷时热,竹子却始终坚守着在霜雪中的那一抹翠绿。 竹子难道没有美妙的声音吗?它发出的声响就如同用金属和石头制成的乐器一样和谐动听,能和音律相契合。 只是世间没有像伶伦那样善于辨音的耳朵,竹子只能在幽深的山谷里伴着风云寂寞生长。 竹林七贤何苦来到这里与竹子相伴呢,其实他们和竹子的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