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苏庆嗣睡乐轩

六凿森剑戟,一枕寄华胥。 觉梦既殊辙,睡兮真乐欤。 达人蕴大观,方寸包太虚。 忧乐两不知,寤寐常如如。 昔也蝶栩栩,今焉周蘧蘧。 而于我法中,无欠亦无余。 以睡为乐耶,不睡宁悲渠。 然则此轩名,无乃滞一隅。 苏子笑而应,斯岂真吾居。 飘流阅世故,早识心地初。 今古一偃仰,天地一蘧庐。 揭名聊尔耳,至言恐惊愚。

译文:

人的眼、耳、鼻、口这“六凿”,就像森然的剑戟一般,会带来各种纷扰,而我却能在这一枕之间,进入到像华胥国那样美妙的梦乡。 醒着和做梦就像是两条不同的道路,睡觉难道真的是一种快乐吗? 豁达通透的人心中有着宏大的见识,小小的内心能够包容整个宇宙。 忧愁和快乐他们都不放在心上,醒着和睡着都能保持一种自在安然的状态。 从前庄子梦到自己化作蝴蝶,翩翩飞舞十分快乐;如今醒来,庄子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。 但在我的认知里,没有什么欠缺,也没有什么多余。 难道是把睡觉当作快乐吗?不睡觉就一定要悲伤吗? 这么说来,这个“睡乐轩”的名字,是不是有些拘泥于一个片面的理解了呢? 苏子笑着回应说,这里难道真的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吗? 我一生漂泊,看尽了世间的人情世故,早已认清了自己内心最本真的状态。 从古至今,不过是俯仰之间的事;天地这么大,也不过像是一间临时的旅舍。 我给这轩取这个名字,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,怕把那些至理名言说出来会惊吓到愚钝的人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