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宋代 郭印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• 郭印 渊明识琴心,徽弦总不具。 兴发时抚弄,悠然得真趣。 杳然太古音,充满一切处。 吾今琴亦亡,至乐随所寓。 调此方寸微,物物尽和豫。 一奏万化熙,再奏九功叙。 大声越宫商,俗耳恐难喻。 单父不下堂,阳春被黎庶。 译文: 陶渊明懂得琴中的真意,他的琴上甚至连琴弦和琴徽都没有。当兴致来了的时候,他就随手抚弄一番,能悠然地体悟到其中真正的意趣。 那深远幽渺如同太古时期的音韵,其实是无处不在的。如今我连琴都没有了,但极致的快乐却可以随着我所处的环境而存在。 我调整内心这细微的“琴弦”,能让世间万物都和谐安乐。弹奏一次能让万物都呈现出和乐兴盛的景象,弹奏两次能让各项政事都有条不紊。 这宏大的声音超越了传统的宫商之音,世俗之人的耳朵恐怕难以理解其中的妙处。 就像宓子贱治理单父时不用下堂,就能让百姓如同沐浴在阳春之中,过上安乐的生活。 标签: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• 郭印 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