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翠堂成与诸公落之蒙贶佳篇不敢当也谩作数语以纪其实

何处无奇观,隐显随所遇。 事有幸不幸,邂逅元非素。 招提枕山趾,出郭才数步。 高亭齐浮云,杖策邀我屡。 西厢偶徘徊,屋敝惊颓仆。 穴壁试一窥,似觉万景聚。 同来老先生,错愕喜相顾。 明朝便鸠工,栋宇更寻度。 华堂不日成,杂沓千山赴。 落日下层巅,寒烟笼远树。 乾坤发秘藏,物象争呈露。 烂赏良未能,草略杯盘具。 群公意尽欢,韵语各吟赋。 和气回阳春,篇篇奏韶濩。 堂以横翠名,夸诧盈道路。 人材何异此,用舍得其趣。 渭滨一钓夫,起为周室辅。 皇皇鲁真儒,终以不合去。 圣道奚加损,山亦无新故。 废兴适然耳,万事成感悟。

译文:

哪里会没有奇特壮观的景色呢,它们或隐藏或显现,全看人们是否有缘得见。事情有的幸运,有的不幸运,偶然的相遇,其实并非事先就有安排。 有一座寺院坐落在山脚,从城外走出来不过几步路。寺中有一座高亭仿佛与浮云平齐,寺里的人多次拄着拐杖邀请我前去。 有一次我在西厢偶然徘徊,看到破败的屋子,惊于它快要倒塌的样子。我从墙壁的破洞向里窥视了一下,好像感觉世间万千美景都汇聚在了这里。和我一同前来的老先生们,又惊又喜地互相看着。 第二天就召集工匠,重新规划丈量,准备建造新的建筑。华丽的厅堂没过多久就建成了,周围的千山万水仿佛都纷纷簇拥而来。 夕阳慢慢落下层叠的山巅,寒冷的烟雾笼罩着远方的树木。天地间仿佛打开了神秘的宝藏,世间万物都争相呈现出它们的美丽。 虽然还没能尽情地欣赏这美景,但也简单地准备了杯盘等酒菜。各位先生都十分尽兴,各自吟诗赋词。那和谐的氛围如同温暖的阳春,每一篇诗作都如同古代的《韶》《濩》之乐般美妙。 这座厅堂以“横翠”命名,人们走在路上都在夸赞它。 人才其实也是如此,使用是否得当,就看能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。就像那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,后来成为了周朝的辅佐大臣;还有那一心追求正道的孔子,最终却因为与当时的统治者理念不合而离去。 圣人之道并不会因为这些而有所增减,山也不会因为人们是否发现它的美而有新旧之分。兴衰成败不过是偶然罢了,经历这些事,让人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感悟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