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二十日率赵彦和王平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彦和有诗次其韵

少时苦爱山,藜杖春复秋。 峰峦如佳人,一顾销百忧。 野性不受覊,思与麋鹿游。 失脚名宦场,冠缨络人头。 州家费经营,心轮日万周。 遇阴求少息,此身等蜉蝣。 颇闻西山佳,往作半日留。 小径开宇宙,髣髴规神州。 万象几席间,云烟渺沉浮。 同来三益友,清逸诗家流。 相期老岩穴,委质巢与由。 吾庐有云溪,拂袂行归休。

译文:

我年少的时候就特别喜爱山峦,常常手持藜杖,从春天走到秋天。那峰峦就好像美丽的佳人,只要看它一眼,就能让我所有的忧愁都消散。 我这不受拘束的野性,实在不愿被束缚,心里想着能和麋鹿一同在山林间自由遨游。可我却不小心踏入了名利官场,那官帽和冠带就像枷锁一样套在了头上。 在州里任职,费心费力地操持各种事务,内心就像车轮一样每天转动千万回。遇上阴天,稍微能有片刻喘息的机会,可这时候就觉得自己如同朝生暮死的蜉蝣一般渺小又短暂。 我早就听说西山风景绝佳,这次便前往那里停留了半日。山间那小小的路径仿佛能打开整个宇宙,让我仿佛看到了神州大地的模样。世间万物就如同在几案和坐席之间,云烟在远处飘飘渺渺,时浮时沉。 和我一同前来的是三位益友,他们都是清新俊逸的诗人。我们相约,到老了就隐居在这岩穴之中,效仿巢父和许由那样淡泊名利、隐居山野。 我家中有云溪相伴,我现在就准备拂袖离去,回归那宁静的家园,好好休息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