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用前韵以谢诸公见答之什

三贤富文词,献笑发其端。 瓦砾换琼瑶,光照窗几寒。 荧煌句中眼,真透祖师关。 孺子或可教,倾倒无用悭。 嗟余腹空虚,思苦言亦艰。 岂如新诗章,字字珠走槃。 同门法禁严,欲往心未安。 跬步乃千里,髣髴闻笑言。 凭谁写胸臆,锦囊去复还。 步海吾岂惮,波澜时一观。

译文:

三位贤才富有文采词章,他们带着笑意开启了这场唱和。他们用自己如美玉般的诗作,替换了我像瓦砾一样的文字,那光芒照得窗棂几案都透着寒意。 他们诗中闪耀的精妙语句,真的是参透了学问的关键。看来我这后生或许还值得教导,他们应该尽情倾囊相授,不必有所吝惜。 可叹我腹中知识匮乏,苦苦思索也难以把话说好。哪能像他们新创作的诗章,每一个字都如同珍珠在盘子里滚动般灵动美妙。 同门之间的规矩法度严格,我想去请教却心里有些不安。虽然只是微小的距离,却感觉像有千里之遥,只能隐约听闻他们谈笑的声音。 依靠谁来抒发我内心的想法呢?只能像装诗的锦囊一样去了又回。我哪里会害怕在学问的海洋里前行,还不时去领略那其中的波澜壮阔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