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宋南伯见贻之什

衰迟来作邑,劳苦剧万状。 朝朝趁衙参,歛版趋踉蹡。 病骥耳双垂,兰筋困衔鞅。 饥鹰长附人,六翮空鞲上。 缅思陶彭泽,解绶一何壮。 归去事田园,林木施帏帐。 隣曲喜过从,时节争餽饷。 高山与流水,无日不寻访。 况逢桃李春,协气郊原盎。 或携古笻行,或放孤舟漾。 我欲追其踪,卜筑依清旷。 三径落松花,四墙围竹筤。 缚桥架斜川,凿户延层嶂。 长笛月下吹,逸响从风飏。 兴来携野老,烂醉倾村酿。 便足了一生,折腰宁肯强。 十年计未遂,口腹成魔障。 蹉跎镜中秋,白髪不相放。 新交得山涛,磊落多识量。 志趣傥能同,斯文未沦丧。

译文:

我年老迟钝来这地方做县令,所受的劳苦那是千般万种。每天早上都要赶着去衙门参见上司,手持笏板脚步踉跄地快步前行。我就像那病弱的马,双耳低垂,骏马的筋骨被马嚼子和缰绳束缚得疲惫不堪。又好似饥饿的老鹰,总是依附于人,翅膀虽有力却只能空挂在臂套上。 遥想当年的陶彭泽(陶渊明),解下官印绶带是多么的豪迈壮烈。他回到家乡去经营田园,把山林树木当作自己的帏帐。邻居们都喜欢和他交往走动,到了时节还争着给他送食物。他整日寻访山水胜景,就像那伯牙子期般沉醉于高山流水之间。更何况遇上桃李盛开的春天,郊外原野上充满了和暖的气息。他有时手持古老的竹杖漫步,有时驾着孤舟在水上荡漾。 我也想要追寻他的踪迹,选个清幽空旷的地方建造居所。让小路铺满松花,用竹子围起四面的院墙。在斜川上架起一座小桥,在房屋上开扇窗户,好让层层山峦的景色映入屋内。在明月下吹奏长笛,悠扬的乐声随风飘扬。兴致来了就和村里的老人一起,尽情畅饮村里酿造的美酒,喝得酩酊大醉。这样便足以过完一生,我怎肯勉强自己去为五斗米折腰呢。 可惜这十年间我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,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成了阻碍我实现理想的魔障。时光在镜中流逝,我已白发苍苍,岁月毫不留情地催老着我。 如今新结识了像山涛一样的你,你为人光明磊落且见识不凡、度量宏大。倘若我们志趣能够相同,那这样的高雅情怀和美好品德就不会失传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