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樊直夫兼简允南

士而志于道,谁云不自量。 山海虽崇深,行者尚梯航。 况复我固有,本根先混茫。 渺然一微尘,犹足铸虞唐。 随遇得真乐,何适非道场。 回首观世间,汩没诚可伤。 余岂不知耶,驽马恋豆糠。 春林听鸣鸟,秋壁闻啼螀。 是心如死灰,妄念不复猖。 持此欲求交,满目都伥伥。 迩来得吾人,宿愿欣已偿。 文字果超诣,圣门早升堂。 视彼俗学流,一一痴与狂。 所为杂覇下,未可语皇王。 与君期戮力,起废针其肓。 相将入山中,采薇以为粮。

译文:

读书人如果有志于追求道,谁说这是自不量力呢? 高山大海虽然又高又深,但远行的人还能凭借梯子和船只去跨越攀登。 何况道本就是我们自身所固有的,它的根源在混沌蒙昧之初就已存在。 哪怕渺小如一粒微尘,也足以成就虞舜、唐尧那样的盛世。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获得真正的快乐,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是修行悟道的场所。 回头看看这世间,人们沉沦于世俗不能自拔,实在让人感到悲伤。 我难道不明白这些吗?只是我就像那驽马贪恋着豆糠。 春天在树林里听鸟儿欢快地鸣叫,秋天在墙壁边听寒蝉凄切地啼叫。 我的心已经如死灰一般,那些虚妄的念头再也不能张狂。 带着这样的心境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,可满眼看到的人都茫然不知所措。 近来结识了你们这样的人,多年的心愿终于欣喜地得以实现。 你们的文字果真高深精妙,早已在圣学之门有所建树。 看看那些只知追求世俗学问的人,一个个痴狂不已。 他们所做的事掺杂着霸道的手段,根本没资格谈论王道。 我和你们相约一起努力,振兴荒废的学问,救治那些沉迷不悟之人的弊病。 我们一起到山中去,以采薇菜为食,过着隐居修行的生活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