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耕道还卭南赠诗为别

古人不复见,俗学尚穿凿。 时花亦可观,潢潦终易涸。 暮年识吾子,志与流辈各。 入道穷根源,高情转寥廓。 诗章富波澜,议论生锋锷。 胡为困穷途,计拙客古雒。 出门春草芳,西风渐摇落。 我时喜过从,妙语资发药。 人情变炎凉,白首忽难托。 怅望鹤鸣云,羁怀每作恶。 告别何依依,交游义不薄。 行矣觐亲闱,菽水端可乐。

译文:

古代的贤能之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,如今流行的那些学问还总是牵强附会、穿凿曲解。那些应时开放的花朵看起来也还算美丽,可就像积水潭里的水一样很快就会干涸。 到了晚年我才结识了你,你的志向和那些一般人完全不同。你钻研学问能探寻到根源本质,情怀高远又开阔。你的诗作富有波澜,见解独到,议论犀利如刀剑一般。 可你为什么会被困在这穷困的境遇里呢,谋略不够,只能客居在古雒之地。春天出门时,青草散发着芬芳,可转眼间西风起,草木渐渐凋零。 我当时很喜欢和你交往,你那些精妙的话语就像良药,启发着我。然而人情冷暖变化无常,到了晚年却忽然觉得难以找到可以依托的人。 我怅然地望着鹤鸣山上的云雾,羁旅在外的愁怀总是让我心情糟糕。 我们告别时是那么依依不舍,我们的交情深厚义重。你去吧,回去拜见父母双亲,能陪在他们身边,粗茶淡饭也会是很快乐的事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