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吴蜀州还朝

达官视贫贱,辽绝间天壤。 门墙奥莫窥,鼎茵恣居享。 令行雷风前,气吐虹霓上。 陋彼衡门流,挥斥同草莽。 堂堂吴蜀州,浩气深涵养。 毫端扫千军,胸次包万象。 骄色尽耘耡,儒林植标榜。 自怜爨下焦,亦值知音赏。 方当出肺肝,晨夕趋函丈。 金阙伫公归,无由挽轮鞅。 拭目上岩廊,献纳摅忠谠。 网罗寒畯姿,直道光吾党。

译文:

那些达官贵人看待贫贱之人,就好像天和地一样相隔遥远。他们的门庭高深莫测难以窥探,尽情地享受着富贵荣华。他们发号施令就像惊雷疾风在前,气势如彩虹般凌越于天际。他们鄙视那些居住在简陋柴门里的人,把他们像对待杂草一样随意驱赶。 而堂堂的吴蜀州先生,他胸中浩然正气经过了深厚的涵养。他笔下文章气势磅礴,能横扫千军,胸中更是包罗万象。他完全没有骄矜之色,就像精心耕耘田地去除杂草一样,摒弃了骄气,在儒林之中树立了榜样。 我自叹自己就像那曾被当作柴火烧过的焦尾琴,也有幸得到了先生这位知音的赏识。我正想着向先生倾吐肺腑之言,早晚都能在先生身边请教。 如今朝廷正等着先生回去,我却没办法挽留先生的车马。我满怀期待地看着先生登上朝堂,向皇上进献忠直的言论。希望先生能够选拔那些出身贫寒却有才华的人,让正义的光辉照耀我们这个群体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