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喻迪孺赴召

志士居环堵,常怀天下忧。 而况立王朝,为国当远谋。 中原乱戎马,骚扰十三秋。 宫阙翳草莽,井邑成墟丘。 先生身补外,兴言泪长流。 满腹贮经纶,寸丝殊未抽。 篇章泄幽愤,山云为之愁。 遂令寰海间,望治空悠悠。 诏旨忽旁招,喜气扶仙舟。 风涛照孤忠,轩陛需嘉猷。 屈指在廷彦,如公实罕俦。 片言傥遇合,男儿志愿酬。 方今艰难际,皇祚若缀斿。 百蠧尽扫除,群黎自歌讴。 古来柔远人,莫先政事修。 要当效甫申,岂但为枚邹。 高堂有甲兵,千里归坐筹。 賛成中兴功,踵迹商与周。

译文:

有志向的人即便居住在狭小简陋的房屋里,心中也常常怀着对天下的忧虑。更何况是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,更应该为国家做长远的谋划。 如今中原地区被敌骑侵扰,动荡不安已经长达十三个年头了。宫殿被荒草遮蔽,城镇都变成了废墟。先生您此时在外任职,一说起这些情况就常常泪流满面。您满腹都是经天纬地的才学,却还未曾施展分毫。您写下的诗文宣泄着内心的幽愤,连山间的云仿佛都为之哀愁。这也让天下人,只能空自期盼着太平盛世的到来。 忽然朝廷下了诏书征召您,您的座船都仿佛带着喜气。在风涛之中更能映照出您的一片孤忠之心,朝廷正等着您献上美好的策略。屈指算算朝廷中的那些才俊,像您这样的人实在是少有。倘若您的建议能得到皇帝的认可,那您作为男儿的志愿就能实现了。 如今正是国家艰难的时刻,皇室的命运就像旗帜上的飘带一样飘摇不定。您要将各种弊端都扫除干净,百姓自然会歌颂您。自古以来想要安抚远方的人,没有比把政事治理好更重要的了。您应当效仿像尹吉甫、申伯那样的贤臣,而不只是做枚乘、邹阳那样的文人。 您胸中自有韬略,就像坐在营帐中就能筹划千里之外的战事一样。希望您能辅佐朝廷成就中兴的功业,让国家能像商周时期那样兴盛繁荣。
关于作者
宋代郭印

郭印,字不详,史籍无传。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,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二十岁入太学肄业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。历摄铜梁县,知仁寿县,州府管库,学校教官,亦任过短期朝官。积阶至左请大夫(《文定集》卷一五《与陈枢密书》)。官终知州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四)。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。高宗绍兴四年(一一三四)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,后即退老于此,年八十尚存世。所著《云溪集》,不见宋人著录,且于明代失传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二卷。 郭印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