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芭蕉

僧窗谁与晤,有竹两三竿。 栽培费老手,方法传多端。 朝朝问无恙,暮暮愁其干。 调护阅三载,今年遽雕残。 芭蕉虽小草,长大不作难。 一身菡萏然,万窍玲珑间。 满中贮春水,烈日何能干。 以兹阴凉叶,代彼青琅玕。 但恐质柔脆,不堪岁祁寒。 人生无牢强,当作如是观。

译文:

在僧人的窗户边,有谁能陪伴我呢?只有两三竿竹子。这竹子的栽培可让有经验的人费了不少心思,种植的方法那是多种多样。 我每天早上都要去看看它们是否安好,晚上又担心它们缺水干枯。精心照料了三年,可今年它们却突然衰败了。 芭蕉虽然只是小草一类的植物,但它要长大也并非难事。它那身姿犹如荷花般亭亭玉立,身上的纹理如同精巧的孔洞般错落有致。 它的茎干里面就像装满了春水,即便是炎炎烈日又怎能让它干涸呢。我本想用这能带来阴凉的芭蕉叶,来替代那青竹。 只是担心它质地太过柔脆,无法承受住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。 由此看来,人生也没有绝对的坚固强大,应该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曾几

曾几(1085--1166)中国南宋诗人。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《墓志铭》,称他“治经学道之余,发于文章,雅正纯粹,而诗尤工。”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。其诗多属抒情遣兴、唱酬题赠之作,闲雅清淡。五、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,气韵疏畅。古体如《赠空上人》,近体诗如《南山除夜》等,均见功力。所著《易释象》及文集已佚。《四库全书》有《茶山集》8卷,辑自《永乐大典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