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昭远兼寄昭祖诸友

离肠如乱丝,欲解纷无绪。 别话似泉源,衮衮日夜注。 几年见君文,万里偶相聚。 一日不易得,矧兹寒暑度。 孤云向北飞,三凤各南骛。 人生类泛梗,后约亦何据。 伤心璧池东,尘土暗归路。 凭高极远目,不见篮舆去。 君如千里驹,奔放尤难御。 强使就检绳,不入驽骀步。 何当宴瑶池,定欲求飞兔。 盐车未可嘶,俛首且羁馵。 余生易语言,开口初莫虑。 一从摩诘游,便省黙黙处。 何时遂携孥,入隐高山雾。 招君贤昆季,静坐契深悟。 浊醪聊共倾,清境烦君赋。 况有林下人,解道因风絮。

译文:

我这离别的愁肠就像一团乱丝,想要解开却杂乱得毫无头绪。告别的话语如同那泉源一般,滔滔不绝地日夜倾诉。 多年来我就听闻你的文章之名,没想到万里之遥竟能偶然相聚。相聚一日都如此难得,更何况我们一起度过了寒来暑往的时光。 如今你像那向北飞去的孤云,而你们兄弟几个如同三只凤凰各自往南方奔去。人生就像那漂浮不定的断梗,往后再相聚的约定又能有什么凭据呢。 想起在璧池东边分别时真让我伤心,路上的尘土都黯淡了我回去的路。我登高极目远望,却已看不见你乘坐的竹轿远去的身影。 你就像那千里驹,性格奔放难以驾驭。强行让你遵循规矩,你是绝不会跟那些劣马一样亦步亦趋的。 何时能在瑶池欢宴,我一定想要找到像飞兔那样的良驹。在盐车之下你先别嘶鸣抱怨,还是暂且低头忍受束缚吧。 我这人说话比较随意,开口说话从不怎么思虑。自从与你这样的好友交往,才懂得了沉默的意义。 什么时候我能带着家人,隐居到高山的云雾之中。到那时邀请你们兄弟,一同静坐领悟深刻的道理。 我们一起畅快地倾饮浊酒,这清幽的境界就烦请你赋诗来描绘。况且还有那些隐居山林的人,能像谢道韫一样说出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这般妙语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渊

陈渊(?~一一四五),字知默,初名渐,字几叟(《宋元学案》卷三八),学者称默堂先生,南剑州沙县(今属福建)人。瓘从孙。早年师事杨时,时以女妻之。徽宗宣和六年(一一二四),以恩为吉州永丰簿。高宗建炎中摄永新令(本集卷一九《上都督张丞相书》)。绍兴二年(一一三二),充枢密院计议官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五一。《宋史》本传作五年,枢密院编修官)。七年,以事出监潭州南岳庙(本集卷一三《辞免举贤良状》)。李纲辟为江南西路制置司机宜文字。八年,召对,赐进士出身,除秘书丞(同上书卷一二一、《宋会要辑稿》选举九之一八)。九年,除监察御史,迁右正言。十年,以忤秦桧,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十五年卒。遗著由婿沈度编刻《默堂集》二十二卷(《默堂集序》)。《宋史》卷三七六及《永乐大典》卷三一五○引《延平志》幷有传。 陈渊诗,以《四部丛刊三编》影印影宋钞本《默堂集》为底本,参校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、《两宋名贤小集》卷二○八《默堂集》(简称小集)等。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