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日过许夜雨暴作明日行四十里宿于颖桥又明日晴书时

狂风撼平野,沙砾眯两目。 笋舆我与君,道远疲征逐。 惊雷一夜发,暴雨溢川谷。 平明泥没趾,寸步不容续。 我生赋穷蹇,触处背天福。 风雨岂不好,行路非所欲。 中途聊息肩,村驿便可宿。 我劳固其分,端恐僵僮仆。 燎炉燃湿薪,傍舍酒初熟。 安能浣愁肠,但取充饥腹。 中宵耿不眠,明月忽挂屋。 揽衣起视夜,秣马亦膏毂。 人情易喜愠,天道有飜覆。 阴霁那可知,去去无欲速。

译文:

狂风在平坦的原野上呼啸肆虐,飞扬的沙砾迷了我的双眼。我和这竹轿相伴,路途遥远,一路疲于奔逐前行。 一夜之间,惊雷滚滚炸响,暴雨如注,川谷都被雨水填满。天亮的时候,地上的泥泞没过了脚趾,寸步都难以继续向前。 我这一生命运穷困又坎坷,处处都好像与上天的福泽背道而驰。风雨本身其实没什么不好,可对于正在赶路的我来说,这却不是我所期望的。 走到半路,我暂且停下来歇歇肩膀,这小小的乡村驿站正好可以让我留宿。我辛苦劳累本就是命中注定,只是担心那僮仆会被冻僵累垮。 在火炉里点燃潮湿的柴薪,旁边屋子的酒刚刚酿好。哪里还顾得上借酒来消解愁绪,只求能填饱肚子就行。 半夜里我心里烦闷,怎么也睡不着,忽然间明月挂在了屋头。我披上衣服起身查看夜色,给马喂好草料,也给车轴涂上油脂。 人的情绪容易随着境遇而或喜或怒,可上天的规律却是变幻无常。是阴天还是晴天哪里能提前知晓呢,还是慢慢前行,不要一味求快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渊

陈渊(?~一一四五),字知默,初名渐,字几叟(《宋元学案》卷三八),学者称默堂先生,南剑州沙县(今属福建)人。瓘从孙。早年师事杨时,时以女妻之。徽宗宣和六年(一一二四),以恩为吉州永丰簿。高宗建炎中摄永新令(本集卷一九《上都督张丞相书》)。绍兴二年(一一三二),充枢密院计议官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五一。《宋史》本传作五年,枢密院编修官)。七年,以事出监潭州南岳庙(本集卷一三《辞免举贤良状》)。李纲辟为江南西路制置司机宜文字。八年,召对,赐进士出身,除秘书丞(同上书卷一二一、《宋会要辑稿》选举九之一八)。九年,除监察御史,迁右正言。十年,以忤秦桧,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十五年卒。遗著由婿沈度编刻《默堂集》二十二卷(《默堂集序》)。《宋史》卷三七六及《永乐大典》卷三一五○引《延平志》幷有传。 陈渊诗,以《四部丛刊三编》影印影宋钞本《默堂集》为底本,参校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、《两宋名贤小集》卷二○八《默堂集》(简称小集)等。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