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风万里起,海水高十寻。 中有都人士,拔剑拯陆沉。 素甲三十里,朱縢万千垒。 誓身殉家国,援抱常切齿。 东连海上兵,天挺三世英。 艨艟山岳高,军储沧海倾。 纵横长江动,军威千里空。 拊手功可立,名姝何足惜。 痛饮伫黄龙,酣醉实狼籍。 一朝肘腋变,惊雷还自敌。 鸟兽散何为,岛上复卖国。 叹息复叹息,燕市文山即。 海外多君子,至今长恨水。
海上篇
译文:
### 翻译
狂风在万里海面上骤然刮起,汹涌的海水涌起足有十寻之高。
在这惊涛骇浪的海上,有一群杰出的人物,他们拔出宝剑,决心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。
他们身着白色铠甲的队伍绵延三十里,用红色绳索捆绑的防御工事有万千之多。
他们发誓要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生命,手持鼓槌击鼓进军时常常咬牙切齿,满怀悲愤与决心。
他们向东联合海上的义军,这些义军首领是三代豪杰辈出的名门之后,天生就有着非凡的英雄气概。
他们的战船像山岳一样高大,军需储备多得如同把沧海之水都倾倒过来一般。
军队在长江上纵横驰骋,声势浩大,使得千里之内敌军的威风都消失殆尽。
人们拍着手,认为很快就能建立不世之功,为了国家大业,那些美貌的女子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。
大家期盼着痛快地直捣黄龙府,到那时尽情痛饮,哪怕喝得酩酊大醉、一片狼藉也在所不惜。
然而,就在一朝之间,内部发生了变故,原本的战友突然反目成仇,就像惊雷一般令人猝不及防。
士兵们像鸟兽一样四处逃散,又能怎么样呢?一些人甚至在海岛上做出了卖国求荣的勾当。
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叹息,这情形就如同文天祥在燕市遭遇的悲剧一样。
海外有很多怀有高尚品德的君子,他们的爱国之情至今还如那无尽的长恨之水,滔滔不绝,永不消逝。
### 解析
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海上的军事行动,展现了义军起初的英勇豪迈、势不可挡,他们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,团结一心,军威赫赫,本有望成就一番大业。但可惜的是,内部出现了变故,导致局势急转直下,最终以失败告终,有人甚至卖国求荣。诗人对此深感叹息,将此与文天祥的遭遇相类比,表达了对爱国志士的敬佩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也借“长恨水”抒发了对这段历史的无尽遗憾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