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有鸟,其状如乌。 名曰精卫,其名自呼。 精卫堙海,不堙不止。 问谁之报,云帝之子。 帝子女娃,往游不还。 精卫求之,不敢有安。 海流不改,汝堙不迁。 嗟哉精卫,志则可怜。 我昔读书,惟圣之求。 竭力从之,以春及秋。 老人宴居,审吾之学。 惟时友朋,日就雕琢。 圣言甚微,吾意则近。 近以识微,退或有进。 三年于曹,惟罪之恐。 人虽甚厌,子亦不勇。 舒舒其云,沄沄其水。 子不与归,而曰有以。 豕羊在牢,刍秣之恋。 烹庖及之,抑又谁怨。 予学日远,子道日疏。 有愧精卫,其谁与居。 精卫之飞,不必戾天。 子之不如,宁有智焉。 惟作与否,愚智之择。 小人作诗,惟一劝百。
精卫诗
译文:
在西边的山上有一种鸟,它的样子跟乌鸦相似。
它的名字叫精卫,它常常发出“精卫”的叫声,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。
精卫鸟一心想要填平大海,不把大海填平就不会停止。
要问它是为了谁来报仇,据说它是天帝的女儿。
天帝的女儿名叫女娃,她去海上游玩后就再也没有回来。
精卫到处寻找她,一刻也不敢让自己安闲下来。
海水不停地流淌,不会改变它的流向,而你精卫填海的决心也不会有丝毫动摇。
唉,精卫鸟啊,你的志向真是让人怜悯。
我从前读书的时候,一心只想追求圣贤之道。
我竭尽全力去践行,从春天一直到秋天。
如今我年老闲居,仔细审视自己所学。
还时常与朋友相聚,让他们对我的学问进行切磋琢磨。
圣贤的言论非常精妙深奥,我的理解虽然接近,但还不够透彻。
因为接近所以能认识到其中的精微之处,不断反思或许还能有所进步。
我在官府任职三年,时刻担心自己会犯下过错。
人们虽然对我很厌烦,但我自己也不够勇敢。
天上的云朵舒缓飘动,河水滔滔不绝地流淌。
你却不跟我一同归隐,还说自己有道理。
猪羊被关在圈里,贪恋着草料。
等被送上屠宰和烹饪的案板,又能去埋怨谁呢?
我距离做学问的目标越来越远,你追求的道也日益疏远。
我真的愧对精卫鸟啊,又有谁能与我为伴呢?
精卫鸟飞翔,不一定非要飞到高空。
而你连精卫都比不上,难道还能算得上有智慧吗?
关键在于去做还是不做,这是愚笨和智慧的选择。
我写这首诗,只希望能起到以一劝百的作用啊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