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彦光挽词

声驰太学俊游先,膏火穷年味绝编。 百战收名丹桂籍,一麾送老白云边。 心闲要路门无辙,岁恶穷阎爨有烟。 全福略无毫髪恨,更余身后一经传。

译文:

惠彦光先生当年在太学里声名远扬,是俊才们交游的佼佼者。他在那寒来暑往的岁月里,就像古人一样为了学问不知疲倦地钻研书籍,日夜诵读,灯油就如同他追求知识的热情般燃烧不息。 他历经无数次的科举考试,就像在战场上经历了一场场战斗,最终成功在科举榜单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,赢得了功名。后来,他带着一份任命前往那白云缭绕的远方任职,渐渐老去。 他心性淡泊,不贪恋那显要的仕途。即便身处可以通往高位的关键道路上,他家门前也没有车马的痕迹,非常清静。在年景不好、百姓生活艰难的时候,他却能让贫困人家的炉灶里升起炊烟,给他们提供帮助。 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尽享福气,没有丝毫的遗憾。不仅如此,他还能在身后给子孙留下一部经典著作,让自己的学识和品德得以传承下去。
关于作者
宋代张守

张守(一○八四~一一四五),字子固,一字全真,常州晋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徽宗崇宁元年(一一○二)进士,又举词学兼茂科。除详定《九域图志》编修官,擢监察御史。高宗建炎三年(一一二九),迁御史中丞。四年,除参知政事。绍兴二年(一一三二)出知绍兴府,改知福州。六年,再除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。八年,出知洪州。十年,改知绍兴府,以忤秦桧乞退奉祠。十四年,起知建康府,卒于任。谥文靖。著有《毘陵集》五十卷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十五卷(其中诗二卷)。《宋史》卷三七五有传。 张守诗,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为底本。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(简称武英殿本)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