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劝农篇

天临下土,是生烝民。 耕食凿饮,乃含其真。 淳浇朴散,巧伪相因。 谁其还之,时惟圣人。 圣人立政,爰重黍稷。 设命官司,职是播植。 春勤于耕,秋乃有穑。 储其嬴余,荒岁足食。 瞻彼中原,祁邳平陆。 春日载阳,和风肃穆。 夫耕妇馌,俦类相逐。 少壮竭力,逸此耆宿。 岂无他图,惟兹永久。 利其耒耜,十千维耦。 带月荷锄,侵星耘亩。 崇本抑末,孰敢游手。 终年厌飧,报则不贵。 千箱万仓,以副汝冀。 为酒为醴,乐此分至。 仰奉俯畜,夫复何愧。 四体不勤,丈人所鄙。 带经而耕,岂废冠履。 我思古人,希风往轨。 躬耕南阳,无使专美。

译文:

上天俯视着下界的土地,孕育了众多的百姓。百姓们耕种土地获取食物,挖掘井泉汲取饮水,这才蕴含着生活的本真。然而,淳朴的风气逐渐消散,虚伪狡诈的行为相互沿袭。谁能让社会恢复到原本的淳朴呢?只有那圣明的君主。 圣明的君主制定政策,十分重视粮食作物。设立相关的官职,负责播种和种植之事。春天辛勤地耕种,秋天才能有丰收的收获。把收获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,遇到荒年就有足够的食物。 看那中原大地,祁地和邳地的广袤平原。春天阳光温暖,和风吹拂,宁静祥和。男子在田间耕种,女子送饭到田头,大家成群结队地劳作。年轻力壮的人尽力干活,让年老的人得以安逸。哪里会有其他的想法呢,只希望这种农耕生活能长久延续。他们磨快农具,众多人一起劳作。带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,披星戴月地在田间除草。重视农业抑制商业,谁还敢游手好闲呢? 一年到头都能吃饱饭,这样的回报其实并不昂贵。收获的粮食装满千箱万仓,才能符合你们的期望。用粮食酿成美酒,在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等时节欢乐庆祝。对上能供奉祖先,对下能养育妻儿,这样做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? 四肢不劳动,这是荷蓧丈人所鄙视的行为。边读书边耕种,也不会荒废作为读书人的礼仪。我思念古代那些贤德之人,希望能追随他们的风范和足迹。就像诸葛亮在南阳亲自耕种一样,不要让他独自享有这样的美名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纲
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