渊圣皇帝赐宝剑生铁花感而赋诗

靖康虏骑窥帝𬮱,中原惨澹生烟尘。 帝谓细柳真将军,总兵欲使挥浮云。 解赐宝剑御府珍,鱼肠盘屈松桧纹。 缕金错翠舟瑶琨,剸截犀象如羔豚。 驱逐狂寇出边垠,妖腰乱领徒纷纷。 龙吟蛟吼清夜闻,乃知此物能通神。 迩来杜门空念恩,旧事谁复可共论。 今晨开匣观龙文,铁花绣涩苍藓痕。 东南卑湿相蒸熏,坐使三尺光铓昏。 安得砺砥来峨岷,淬锋歛锷硎发新。 霜寒冰滑无皵皲,指麾尚可清妖氛。 愿提此剑平戎獯,犬羊虽众气可吞。 手斩可汗羁可敦,天旋日转还两君。 书铭却勒燕然勋,摅愤刷耻志乃伸。 壮怀聊可垂乾坤,缇绣什袭传仍昆。 卫绾之赐何足云。

译文:

### 译文 靖康年间,敌虏的骑兵窥视着京城,中原大地一片惨淡,战火纷飞,烟尘弥漫。 皇帝说李纲你就像那细柳营的周亚夫一样,是真正的将军,总领军队就靠你来驱散这战争的阴云。 皇帝从宫廷府库中拿出珍贵的宝剑赏赐给我,那剑的纹理如同鱼肠般盘曲,又似松桧的纹路。 剑上用金丝镶嵌、翠玉点缀,剑柄的材质像美玉般珍贵,它锋利无比,切割犀牛皮和大象皮就像宰杀羊羔和小猪一样轻松。 我本应凭借这宝剑驱逐狂寇,让他们离开边境。可惜那时候小人众多,他们妖言惑众、胡作非为。 在寂静的夜晚,能听到宝剑发出如龙吟蛟吼般的声音,由此可知这宝剑是有灵性、能通神的。 近来我闭门不出,只能空自感念皇帝的恩德,那些过去的事情,又能和谁一同谈论呢? 今天早晨,我打开剑匣观看剑上如龙的纹理,剑上已经生出铁锈,像绣迹一样,还有着苍藓般的痕迹。 东南地区地势低洼潮湿,水汽相互熏蒸,使得这三尺宝剑的光芒也变得昏暗了。 怎样才能找来峨眉、岷山的好砺石,重新磨砺这宝剑,让它像新磨出来的一样,锋刃锐利。 让它变得像霜雪一样寒冷,像冰面一样光滑,毫无瑕疵,这样我还能挥舞它来清扫妖邪的战氛。 我愿意提着这把剑去平定北方的敌寇,那些如犬羊般的敌人虽然众多,但我有勇气将他们一举吞灭。 我要亲手斩杀敌寇的首领,俘虏他们的王后,扭转局势,迎回徽钦二帝。 我要像东汉窦宪那样,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,抒发心中的愤恨,洗刷国家的耻辱,实现我的志向。 我这壮志豪情可以永垂天地之间,我会用精美的丝织品将宝剑层层包裹,把它传给子孙后代。 相比之下,当年卫绾得到皇帝赏赐的宝剑又哪里值得一提呢。 ### 注释 这首诗是李纲感慨宋钦宗(渊圣皇帝)赐剑之事而作。诗中回顾了靖康年间的战乱局势,表达了自己虽被闲置但仍渴望凭借皇帝赐剑杀敌报国、洗刷国耻、迎回二帝的壮志豪情。同时也对当时朝廷中的小人进行了批判。
关于作者
宋代李纲
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