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临淮蒋使君

汉台分刺辍名臣,隼旆还临磬水滨。 殿石乍辞龙尾远,印鞶初结兽头新。 贯花佛会连香刹,种杏仙阴接宝邻。 荆府依刘心未获,却怜驯鹿伴行春。

译文:

在唐代,“汉台”常常用来指代朝廷的官署。这位原本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的杰出官员,被选派去担任地方长官。如今,他带着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,威风凛凛地来到了磬水之畔任职。 他刚刚才告别了宫殿中雕刻着龙尾的石阶,那可是他曾经在朝廷中工作时常走的地方。而现在,他系上了新的印绶,印绶上装饰着崭新的兽头样式,象征着他新的地方官职。 在他任职的地方,有僧人举办贯花佛会,那盛大的佛会一直延伸到香火旺盛的寺庙。他还效仿三国时董奉种杏成林的善举,种植的杏林成荫,与周围美好的环境相互映衬,宛如仙境一般。 我就像当年王粲渴望依附刘表那样,内心一直想追随这位蒋使君,却始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。只能羡慕那些温顺的小鹿,它们能够陪伴蒋使君在春天里巡视地方。
关于作者
宋代胡宿

胡宿(九九五~一○六七),字武平,常州晋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仁宗天圣二年(一○二四)进士。历官扬子尉、通判宣州、知湖州、两浙转运使、修起居注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。英宗治平三年(一○六六)以尚书吏部侍郎、观文殿学士知杭州。四年,除太子少师致仕,命未至已病逝,年七十三(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卷三四《胡公墓志铭》)。他在北宋仁宗、英宗两朝为官,位居枢密副使,以居安思危、宽厚待人、正直立朝著称,死后谥文恭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