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姚秘校归霅

苕溪曾是忝朱轮,鸣鹿当年预送宾。 楚国频嗟三献璞,汉廷裁得半通纶。 劳歌未免吟梁甫,作赋还应问大钧。 下泽乘车知道在,折腰那久滞风尘。

译文:

我曾经有幸在苕溪任职,当年也参与了像《鹿鸣》诗所描绘的那种送别的仪式来送别宾客。 你就像楚国卞和一样,多次献出美玉却遭遇波折,在朝廷中也只得到了小小的官职。 你即便心怀忧愁,也不免会像诸葛亮吟唱《梁甫吟》那样抒发感慨;你富有才华,作赋也应当探究自然和命运的奥秘。 你明白人生的正道所在,就像坐着下泽车悠然前行,又怎么会长久地为了五斗米而折腰,被困顿在尘世的烦恼之中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胡宿

胡宿(九九五~一○六七),字武平,常州晋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仁宗天圣二年(一○二四)进士。历官扬子尉、通判宣州、知湖州、两浙转运使、修起居注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。英宗治平三年(一○六六)以尚书吏部侍郎、观文殿学士知杭州。四年,除太子少师致仕,命未至已病逝,年七十三(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卷三四《胡公墓志铭》)。他在北宋仁宗、英宗两朝为官,位居枢密副使,以居安思危、宽厚待人、正直立朝著称,死后谥文恭。

纳兰青云